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中小)橫式2欄
自動輪播廣告(中小)橫式1欄

澎醫兒科吳佳玲醫師走入校園 倡議數位性暴力防治與自我保護

【記者莊惠惠報導】為強化青少年的數位素養與自我保護能力,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兒科吳佳玲醫師日前抵達馬公國中,舉辦以「數位時代的挑戰」為主題的校園宣導。講座聚焦於「數位性別暴力」的防治,並延伸探討數位科技對視力、注意力與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安全使用網路的基本原則。

吳醫師指出,隨著數位科技的普及,青少年接觸3C產品的時間大幅增加,可能對身心健康與專注力造成負面影響。她提醒學生在使用網路時,應避免洩漏個人資料、不任意下載或複製來路不明的檔案,並選擇可靠平台進行線上消費,以保護自身權益與資安安全。

針對近年日益嚴重的「數位性別暴力」,吳醫師指出,所謂數位性別暴力,是指透過網路或其他數位手段,基於性別因素對他人施加的暴力行為,可能涉及身體、心理或性方面的傷害。透過影片教學,學生進一步了解目前常見的四種犯罪手法,包括:以假身份接近受害者、偷拍、以物質誘惑或威脅方式迫使拍攝,以及雖為合意拍攝但未經同意即散播私密影像。

預防數位性別暴力的關鍵在於提升警覺與自我保護能力,例如:提高社群平台的隱私設定、勿輕易傳送私密訊息或影像、拒絕配合他人拍攝要求,並避免點擊或分享來源不明的影音內容,以免無意中成為加害者。若身邊親友不幸成為受害者,應給予支持而非責備。若不幸成為受害者,吳醫師建議務必保留相關證據,包括影像連結與散播者帳號,並可向性影像處理中心提出申訴,尋求協助。面對數位時代的種種挑戰,應養成審慎使用3C產品的習慣,關注其對身體、心理與人際關係的影響,善用科技工具,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未來將持續結合在地優質資源,走入更多社區,讓「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深入人心,並持續與在地關懷據點合作,將專業的醫療服務帶進社區,讓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健康照護,並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感受到安心與關懷。本縣各社區、機關團體及學校若有預防保健及健康促進議題需求者,請洽本院社會工作室陳專員,電話9261151分機50114。



▲澎醫兒科吳佳玲醫師走入校園,性暴力防治與自我保護。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