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廢棄食材魚骨變香鬆、冰淇淋 賦予魚骨新生命

【記者莊惠惠報導】廢棄食材的魚骨頭,經過食魚教育團隊「年年有鰆」創意發想,搖身一變成為高鈣香鬆「澎魚香鬆」與鹹甜冰品「魚乾冰淇淋」,賦予魚骨新生命,實踐全魚利用,為地方產業注入永續動能。

澎湖食魚教育團隊「年年有鰆」負責人巫佳容表示,澎湖夏季漁汛的臭肉、四破等漁獲,在馬公嵵裡社區一帶聚集多家曬魚場,在將魚肉加工成魚乾的過程中,會產生相當大量無法再利用的魚骨與內臟,長期以來缺乏有效處理方式,尤其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魚骨,卻富含營養,具備極高的再生價值,其中鈣含量是丁香魚的近4倍。

團隊在澎科大教授林寶安建議下大膽跨界,與台南義式冰淇淋專賣店冰埕·涼涼合作,將澎魚香鬆與魚骨粉應用於義式冰淇淋中,打造3款前所未見的鹹甜冰品:「抹茶海苔香鬆」「年年杏仁小魚」「海苔香鬆起司」。

從風味開發到口感調和,都是一次融合地方食材、食魚教育與循環再生的創新實驗。從魚乾到冰淇淋,每一步都是對全魚利用的實踐,也是對澎湖海味的重新詮釋。





▲年年有鰆團隊以敲魚乾體驗,延伸發展出魚骨新利用契機。(莊惠惠攝)

▲魚骨研發出的魚鬆及冰淇淋,驚豔民眾的味蕾。(莊惠惠攝)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