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編有潮事」的瑀蓁老師,帶來「小草鞋編織吊飾」體驗,不僅讓樂齡學員動手編織,也喚起居民對過往草鞋和「擔老古石」生活的回憶。「草鞋」是早年澎湖人依海而生的生活智慧,也是許多長輩們共同的記憶。
草鞋,古稱跂蹻或稱草屨,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可算是中國人的一項重要發明。
課堂中,隨著雙手穿梭經緯,慢慢交織出一雙雙迷你草鞋,重拾長輩與大海緊密相依的時光。每一雙草鞋吊飾承載著澎湖在地文化技藝,也象徵著「步步平安」的祝福,送給自己,也祝福他人。長輩們一邊分享記憶、一邊細心編織,不僅活絡了手部肌肉,也促進腦部運動,讓文化傳承與健康促進共行。延續海島的老手藝與記憶,連結人、土地、海洋的美好關係。
▲馬公市黃健忠市長(左)、重光社區發展協會薛富益理事長(右)與洪瑀蓁老師(中)參與盛會。(嚴光澎攝)
▲隨著雙手穿梭經緯,慢慢交織出一雙雙迷你草鞋,重拾長輩與大海緊密相依的時光。(嚴光澎攝)
▲隨著雙手穿梭經緯,慢慢交織出一雙雙迷你草鞋,重拾長輩與大海緊密相依的時光。(嚴光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