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之前,衛生署都會參考各國的分析,預測當年冬季流感季節的病毒株種類,而向國內外廠商採購流感疫苗,供國人施打。
有一年,衛生署為了省錢,採購三價疫苗,不願多花一點錢,採購四價疫苗。結果當年病毒株完全猜錯,病毒類型是在沒有猜對購買的另一價。
衛生署用猜猜看方式,花費大量公帑,採購完全無效的疫苗,結果施打流感的民眾,全部白打了。
自此,每年公費流感疫苗,無論衛生單位再怎麼呼籲,民眾都興趣缺缺不願施打,使得每年流感疫苗庫存一堆。
這些日子,藝人大S在日本流感死亡新聞大幅報導,民眾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搶打疫苗,澎湖的庫存疫苗,沒多久全部消化完畢。
台灣人一窩風的心態,澎湖人也不遑多讓。從昔日搶購蛋塔,到港口看黃色小鴨,到搶打新冠疫苗,再到搶打流感疫苗,風潮一退,船過水無痕。
流感疫苗不能選擇廠牌,而且有施打的年紀先後順序。搶打不一定打到好的疫苗,打了疫苗未必沒有副作用。施打之前,私下問問醫師朋友,答案就會更為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