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三總劉奕辰醫師淺談糖尿病患者照顧和預防

【記者莊惠惠報導】台灣有46.1%的洗腎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的統計,2000年至2014年間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數量增加了4倍,如果不及早介入以延緩其惡化,慢性腎臟疾病最終可能會導致需要洗腎。

三總澎湖分院新陳代謝科劉奕辰醫師表示,三軍總醫院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心自110年起實施了「初期慢性腎臟疾病」護理計劃,通過醫療團隊提供全面且準確的護理,定期監測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等數據,提供治療和健康教育措施,達到非常明顯的預防成效。

而民眾要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可以透過兩種檢檢測方式,第一種是血液檢測:檢測血清肌酸酐,並估算腎小球過濾率(eGFR)。一般初期慢性腎臟疾病的表現為尿液異常或腎小球過濾率<90。若腎小球過濾率低於45,醫生會建議定期到腎臟科門診追踪。而腎小球過濾率<15則會被診斷為末期腎臟疾病。第二種是尿液檢測:隨機尿液檢測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建議至少進行兩次尿液檢測,間隔3至6個月,最好在清晨第一次排尿時進行檢測。

其實只要作好飲食控制,初期慢性腎臟疾病是可以改善的,通過全面的健康教育,強調患者的自我管理,可以實現糖尿病患者的腎臟保健。建議澎湖鄉親可以作好血糖監測(監測飯前、飯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及腎功能關注(監測微量白蛋白尿和檢測腎小球過濾率)。

而上述的監測數據,如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但有共病的糖尿病腎臟疾病患者,血糖可以控制在7-8%。血壓控制:建議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血脂控制:降低LDL<100 mg/dL。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以減少尿蛋白和血糖、血脂,適度運動來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維持理想體重,同時戒菸、限制飲酒、不熬夜,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預防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所引發的腎臟疾病通常沒有症狀,初期很容易被忽略,但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可以延緩其進展。



△新陳代謝科劉奕辰醫師。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