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1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鯨之聲》響起海洋環境悲鳴 澎科大進電影院推海洋環境教育

【記者楊宜樺報導】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我國也隨世界先進國家倡議能源轉型、開發綠電,啟動了「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一座座風力發電機開始豎立於台灣西部海域,與僅剩約50隻高度瀕危的中華白海豚棲地重疊。風機施工所發出的打樁噪音,使牠們產生不正常的皮膚病變,威脅著白海豚的生存。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與海為生-澎湖混獲資源化與海洋食魚教育」,在10/18晚間6:30分於豪華影城包廳放映《鯨之聲》,共吸引230多名全校師生登記索票,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洪棟霖局長也到場致意並參與特映。

此次活動特邀請甫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的張弘榤導演,帶著他的作品《鯨之聲》來與上百位澎科大師、生於特映會見面,以期提升學生海洋生態保育意識與公共議題的關注。《鯨之聲》紀錄一位長年投入鯨豚的病理與聲音的研究的楊瑋誠獸醫,關切到綠電推動在外海架設的數百支離岸風機,興建過程中打樁噪音,將使極度瀕危的白海豚面臨行為改變、聽覺損傷或傷亡的風險。在風電計畫開始後,海豚擱淺數量逐漸上升的現象令人擔憂。白海豚一般在近岸水深20米以內的淺水處覓食,除了人類廢水排放、船隻航行速度、軍事演習爆破……等,促使海豚的生存環境遭到大規模破壞,風力發電機組打樁更可能成為這些極度瀕危的白海豚的繁殖、生存,造成無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澎科大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協同計畫主持人陳瑞鴻老師,將澎科大通識生活美學與食魚教育計畫課堂,拉至社區場域實施,在張弘榤導演應允下,邀請澎湖昇恆昌in89豪華影城合作協辦紀錄片特映會與映後座談,引進即便在台灣也很難有機會購票看到已深受肯定的金馬入圍紀錄短片。期望此次校園師生、地方業者與地方創生青年參與活動,引發海洋保育議題的共感與關切。





△《鯨之聲》響起海洋環境悲鳴 澎科大進電影院推海洋環境教育。

△張弘榤導演帶著他的作品《鯨之聲》來與上百位澎科大師、生特映會。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