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集慶堂南樂會」清時濫觴來菊島,整兵伍,薪傳任扛終不墜

詞牌:千秋歲引

孟昶郎君,南音鼻祖,一脈中原遍流處,

清時濫觴來菊島,春秋二汛思鄉苦,

鼓鑼揚,管絃奏,聲聲訴;

前輩錦棚歌幾度,前輩體衰驚日暮,

集慶堂欣整兵伍,薪傳任扛終不墜,

相期後進同關注,且開班,共研藝,漫漫路!

<陳鼎盛>

溯自源頭,郎君始祖,晉亂泉州播遷處,

鄉情欲抒南管入,同銷輾轉流離苦,

逮清時,至澎島,由衷訴;

經久盛衰曾數度,籌俱慶堂娛旦暮,

滿季民初組成伍,春秋錦棚吹奏唱,

更名戰後重傾注,再薪傳,集相好,開新路!

<陳國彥>

【記者 陳鼎盛報導】一般所謂「南管」,蓋與「北管」對稱。南管流行江南,五代孟昶,是為鼻祖。永嘉之亂,中原人士避難,輾轉遷入泉州,乃將家鄉語言、弦管古樂帶入,於是乎,泉州成為南管音樂之根據地也,以閩南語演唱,人稱:「南管」、「南樂」、「弦管」。

駐軍澎湖春秋二汛思鄉苦

澎湖先民,來自閩南,南管音樂以是傳入。何時傳入?未可稽考。或曰:明‧萬曆年間,駐軍澎湖,分春秋二汛,迨至清時,以南澳、銅山、漳、廈、泉等地水師輪番駐防。其後人留居菊島,思鄉情、發鄉音,乃引入故里南管音樂,或依附於廟宇、或傳唱於會所,南管音樂,于澎濫觴。

清末民初組俱慶堂南樂會

清末民初,媽宮有郭遠、鮑霧、蔡轄、謝東上等二十餘賢,組「俱慶堂南樂會」于媽宮東甲北極殿,奉孟昶郎君祖師于殿之偏堂,以樂會友,時有雅集。而春秋二次(一月十二日、八月十二日)各三日,于廣場搭「錦棚」之演奏會,則不可少,稱:「唱錦曲」,以慶「郎君節」。

台灣光復後易名為集慶堂

民國卅四年(一九四四),太平洋戰爭日熾,盟機炸媽宮,毀北後殿,於是郎君祖師神位,移至水仙宮。矧乎老輩逐漸凋零,活動告輟。光復後,年輕輩者重整旗鼓,同好咸集,俱慶堂易名:「集慶堂」。

集慶堂南樂會期間,曾以盟兄弟會方式,會員輪值主持祭典,郎君神位逐年奉祀輪值會員家中。後,有王姓會友,慨將其宅作為會址,樓上祀神,下作曲館,惟搭棚演奏之舉,未再賡續。

時,會友三○人許。研究、奏唱有成者,若東衛之呂文如、西文之陳天助、山水之許再清等是。耆老郭自得先生曰:馬公市南樂研究所,一九八三年農曆正月初二於東甲北極殿成立。辦理會務,則於天后宮清風閣,天后宮復以列入國家一級古蹟整修,迺輾轉遷至目前會址「一新社」。「故老相傳,廈門最著名之『集安堂』,有分社渡海西傳,不知根落何方?乃在澎湖」。來自彰化,曾任該會指導老師蔡振玉如是云云。

集慶堂南樂學會登記成立

因人團法之故,集慶堂南樂學會乃於九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向澎湖縣政府登記成立。自「俱慶堂」而「集慶堂」,實則該會已歷百年星霜矣‧‧‧‧

集慶堂南樂學會懷抱南樂之興,近期以南管音樂研習活動為鵠的,中長期則以主辦中大型南管音樂表演聯誼會為主,全澎開始,進而拓及北、中、南區,乃至而成全國性之活動,甚至與泉、廈交流,期使南樂廣為流傳。若客觀因素配合,資源充足,未來最大目標:期將南樂列入國民教育課程,俾後來者,認識傳統文化之優,認識鄉土文化之美。(全文詳見 澎湖文化局文化資產叢書-西瀛之美百題唱和詞文集 頁‧二九二|二九五)



△早期南樂演奏畫面(集慶堂南樂學會 提供)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