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子在古老年代是一種交通工具,隨着科技的發展早已被時代淘汰,但人們尊崇的神明坐神轎觀念卻依舊深植人心,即使到了現代神明出巡、進香仍以神轎為主要交通工具。神明遶境時,會有很多信眾扶老攜幼匍匐在地鑽轎下,表示對神明的敬意與祈求庇佑的心意。神轎的由來據說是在清朝嘉慶年間因進香、參香、繞境時,沒有神轎而是用手捧著神尊,較為不方便,因此在那個年代產生了神轎。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兼任講師黃希宸表示,該神轎為清光緒19年神轎,目前為殘建形式,從雕塑木質看來都是早期從大陸運過來,不管是大陸過來亦是在澎湖雕塑,重要的一是個價值存在。
瓦硐南天廟為瓦硐頂社的公廟,原名永厚宮。從神轎可以把整個瓦硐地區當地的歷史做一個往前推進,可以證明當初移民來這裡的的張家跟廖家對地方的影響力,都匯集在這個信仰中心也就是現在南天宮。
黃希宸表示,從神轎上看來,可看出很多地方可能後期保存沒有那麼完善,早期有些破損人為加固,可以看出一些修理的痕跡,目前團隊再做這個的調查、計錄及清潔恢復他原本面貌,確定部位修補回來或再製一個新的神轎。
瓦桐村民吳啟川表示,這神轎為道光19年至少有185年以上,神轎上有刻製山西夫子屬關公,本來丟在活動中心一旁像廢木材一樣。蓋南天廟時為我阿公弄起來,身為曾孫後輩回來看到都是阿公、祖先留下來就把它收起來。
吳啟川說,適逢澎湖縣政府委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要來找舊東西,正好我在這裡,就跟他們說這個可以研究看看,上面道光又是山西夫子,整個團隊、澎湖、台灣教授都出來,開始展開保存護轎。
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南天廟迄今仍珍藏吳思啟所敬獻的「聖神高厚」匾,落款年份即為「嘉慶庚寅年(嘉慶廿三年、1818年)」該匾額被澎湖縣政府登錄為「一般古物」。
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瓦硐永厚宮在此一年易名為南天廟,進行重建,並將廟址挪移至現址。民國54年(1965年),瓦硐南天廟再度拆除舊廟、興建廟宇,有賴張邦珠、呂登座、鄭有捷、吳雙豹、吳雙諒等赴台向旅外鄉親募捐,順利於民國55年(1966年)農曆二月竣工,並在農曆六月舉辦落戎大典。
如今廟宇重蓋,雖然瓦硐村民已經沒有那麼多人,但這已有185年以上的神轎,地方正努力保住做為後代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