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澎湖分院直腸外科張玉樺醫師表示,依國健署公布107年度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依舊高佔10大死因之首,顯見癌症對國人的生命威脅性日趨嚴重。國人喜食燒烤、油炸食物的習性,更是最易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潛在風險,形成大腸(直腸)癌的因素,包含有環境和個人基因,常見的高危險因子包含:1.飲食與生活習慣:攝取高脂肪、低纖維食物,抽菸及喝酒。2.家族史:大腸直腸癌患者的一等親家屬有2~4倍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3.有大腸發炎性疾病史:有克隆氏症及潰瘍性大腸炎的病人,患病時間愈長,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機會也比較高。4.遺傳性大腸直腸癌症候群: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有5%是基因上有缺陷者,如「家族性息肉症候群」,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患者在年輕時大腸內就有許多瘜肉形成,若不處理這些瘜肉,有較高機會在40歲左右轉變為大腸直腸癌。
另外,「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也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患者常在40多歲就發生大腸直腸癌,常合併其他處的癌症,如子宮內膜癌、胃癌、卵巢癌、泌尿系統或肝癌等。
大腸直腸癌的分期主要看癌細胞侵犯大腸的深度、有無淋巴結侵犯,及有無遠端轉移。有淋巴結侵犯為第三期,有轉移則為第四期。而95%的大腸直腸癌為腺癌,是由良性的腺瘤性瘜肉轉變,正常之腸細胞增生成腺瘤性瘜肉約需十年時間,再由腺瘤性瘜肉轉變成惡性約需五年的時間。
張玉樺醫師又表示,早期診斷的大腸直腸癌存活率高,國民健康署所推行的四項癌篩檢內,包含大腸(直腸)癌的糞便潛血反應,建議50歲至75歲的澎湖鄉親,每2年就接受一次檢查,若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則建議安排大腸直腸鏡檢查,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張玉樺醫師。
△衛福部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