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日報提供澎湖每日在地新聞、時事專欄評論、縣政新聞、專題報導、旅遊動態報導、夾報、印刷服務等!

自動輪播廣告(右)橫式1欄
熱門文章

自動輪播廣告(下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選舉3欄
自動輪播廣告(上小)橫式2欄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海中造林-生態永續

致力於復育海洋棲地,打造澎湖海洋花園,發展海域生態旅遊,推動海洋教育之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近年來針對珊瑚礁生態系所屬物種進行研究,並於澎南海域打造數處珊瑚礁人工復育區,希透過人工造礁及物種復育來改善海洋棲地,進而打造更優質的海洋生物棲息環境,並開放部分人工植栽區,以輔導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期營造三生共構之永續漁村。
水產種苗繁殖場除進行海洋棲地復育外,亦為澎湖栽培漁業育苗及養殖漁業輔導之重鎮,該場在2013年完成種苗生產暨海洋生態教育大樓興建,並設置海洋生態教育展示區對外開放參觀。
企業、中央與地方攜手復育海洋棲地與發展生態旅遊
為解決澎湖海域珊瑚礁棲地所遭受的破壞,水產種苗繁殖場自2004年起,嘗試利用石珊瑚無性生殖之特性,於陸上生態池營造石珊瑚生長之環境,進行珊瑚礁人工繁殖試驗,成功培育數種石珊瑚。
2008年開始擇定適當地點進行海域植栽試驗,克服多變的海域環境,於2016年已有初步成果,於澎南海域成功打造一處人工珊瑚植栽區,並接受財團法人蔡衍明愛心基金會捐款,辦理澎湖海洋花園植栽計畫,推動珊瑚復育與生態觀光。
2017年6月8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澎湖縣政府於澎湖烏崁碼頭舉辦「2017世界海洋日-海洋棲地復育活動」,活動當日副總統陳建仁先生率同相關單位人員,一同見證澎湖「海中造林」之成果,並進行珊瑚礁、海膽、硨磲貝及鐘螺的復育,另該會亦補助相關經費辦理澎湖海域珊瑚礁棲地復育及水產種苗繁殖場海洋教育展示設施軟硬體改善,以提升澎湖海洋棲地復育之量能。
為建構「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構之永續社區,2018年起率先與鎖港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於鎖港杭灣海域建置四處人工珊瑚植栽區及復育相關物種,並協助社區發展生態觀光,該海域已成為澎湖本島重要的浮潛聖地。
強化珊瑚礁生態系統之韌性-復育關鍵物種
珊瑚礁生態系物種多樣性高,為澎湖沿岸漁業主要漁獲來源,近年來由於海洋汙染及過漁,造成藻類及棘冠海星繁生,促使該生態系遭受到嚴重威脅,為強化生態系之韌性,水產種苗繁殖場以生物防治角度,復育海膽、鐘螺,以協助清除海域繁生之藻類,並聘用專業人才研究大法螺人工育苗,期以抑制棘冠海星之族群量。
在澎湖被視為珍饌的海膽,因市場過度需求,近年來數量急遽下降,澎湖縣政府遂訂定馬糞海膽禁漁期,並由水產種繁殖場著手進行海膽復育行動。看似不起眼的海膽其實擔負著維持珊瑚礁健康的重大任務,海膽會盡責的清除珊瑚礁區過多的大型藻類,讓藻類與珊瑚的生長維持生態平衡。2018年4月澎湖縣政府在烏崁禁漁區放流1萬5,000顆殼徑3-4公分馬糞海膽(白棘三列海膽)種苗,期藉由社區自主管理,以增加保護區內海膽苗數量,希藉由人為的管理措施,恢復其族群密度,並向外擴張,達到資源永續之目標。
海洋生態教育宣導與休閒漁業之推動
為推廣環境教育及提供造訪澎湖遊客一個親海、知海及愛海的空間,水產種苗繁殖場於2013年完成種苗生產暨海洋生態教育大樓興建,並提供機關學校及民眾自由參觀、預約解說導覽服務及不定期辦理各項海洋生態保育體驗活動,期喚醒民眾對海洋保育之重視。
座落在景色清幽的澎湖南邊地區,種苗場的海洋生產暨教育大樓一樓為種苗生產區域,有種魚池、室內育苗池、大型海藻種苗培育及瀕危物種研發區。二樓為遊客參觀區域(透過觀景窗可看到一樓海洋生物育苗情形),有燈箱教學區、珊瑚礁植栽區、水族展示區及影片放映區,透過專人導覽了解現今海洋議題,並以親手體驗珊瑚復育及活體生物觀察等活潑有趣的方式來了解重要的海洋生態系。三樓為辦公區域及遊客最愛的戶外景觀平台,在平台上可俯瞰遠處的望安島及近處的虎井與桶盤,置身於澎湖最美的海景中。
參觀資訊
澎湖縣水產苗繁殖場
開放時間:每日08:00~17:00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時裡里66-6號(時裡沙灘旁)
諮詢專線:06-9951065
更多詳細內容及預約服務歡迎撥打專線
或上Facebook搜尋專頁「澎湖縣水產苗繁殖場」










隱私權保護政策  新聞授權規範
Copyright © 澎湖日報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澎湖日報 & 瑋瑜有限公司
&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