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澎湖分院麻醉科賴孟甫醫師表示,每件手術的刺激強度不同,所需要麻醉的鎮靜深度有所差異,手術需求的鎮靜深度和病患本身條件息息相關。舉例來說,進行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只需要病患睡著,可適度保持病患的反射及疼痛刺激,在檢查過程中病患彷彿睡了一場好覺,麻醉的深度屬於不需插管的輕中度鎮靜麻醉;反過來說,當進行的手術刺激性較高,抑或是極其精細、連刺激造成的反射都可能影響手術進行、或是手術需求影響肺部擴張影故需維持病患呼吸,例如肌腱縫合、外科腹腔鏡手術等等就屬於這種需要插管全身麻醉的類型。
另一個原因是病患本身的因素,例如呼吸衰竭、手術部位或時間較長...種種原因導致無法維持呼吸道。舉例來說,重症病患氧氣濃度不足手術中需要呼吸機配合、喉部聲帶手術、本身體型肥胖易有呼吸中止症甚至病患拒絕半身麻醉的況下,都需考量插管後進行全身麻醉。
插管全身麻醉必須由麻醉科醫師進行氣管內管置入並在術中給予維持病患的呼吸功能,插管(氣管內管置入)作為全身麻醉的第一步,目前最普遍的氣管插管是使用直接喉頭鏡(Direct Laryngoscope),將會厭軟骨挑起並露出聲門,採目視方式由麻醉科醫師把氣管內管置入病人的氣管內。然而少數病人因身體構造因素(肥胖、短頸、巨舌等)與病理因素(腫瘤、創傷、感染造成的腫脹等),導致無法順利置入氣管內管並給予人工呼吸,此種情況稱為「困難插管」。
科技飛躍的年代,經過改良後的影像式插管工具包含影像喉頭鏡(Video Laryngoscope),以及在插管通條前端加入光纖視訊,成為影像式插管通條(Video Stylet)等,協助醫師處理困難插管成為有效利器。可在插管過程中迅速找到聲門入口,降低對舌根所施加的力量,減少插管的術後疼痛感及避免因插管對脖部頸椎的過度伸張。
在專業的醫師守護及完整的生理監視下,一旦預計進行手術,術前會由麻醉專科醫師與手術執刀醫師兩者達成共識,選擇對病患最適合的麻醉方式,麻醉再也不會是風暴,而是一場沉沉睡去後流暢甦醒的圓舞曲。
△三總賴孟甫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