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瑜報導】馬公觀音亭,居民慣稱「觀音廟」,主祀南海觀世音菩薩。當我們說要去觀音亭時,有兩種涵義:第一種「去觀音亭拜拜」,觀音亭代表了居民信仰的場域;第二種「去觀音亭玩」、「去觀音亭游泳」、「去觀音亭看煙火」,指的是觀音亭周圍腹地及海水浴場。我們可以從第二種涵義,認識馬公觀音亭在當代居民的意象中,是親水環境及遊憩設施。
從神助攻到神住宮
康熙22(1683)年施琅將臺澎收為清朝領土,之後杜臻奉派到福建、廣東等地考察,其中《澎湖臺灣紀略》便是於此時所撰。在《澎湖臺灣紀略》提到施琅當時攻打澎湖的故事。
在出兵打戰前的前夕,他夢到觀音菩薩送了一桶水。他醒後,自我解夢:「水者海也,一桶者大一統也」。而駐紮在某座關帝廟(按理非澎湖本地廟宇)的軍官士兵,突然聽聞空中傳來謎樣的聲音:「準備大旗50杆,將幫助施將軍討伐」。有兩位神明的助攻,怎麼可能不打勝戰呢?這就是施將軍澎湖勝戰的插曲記載。
清代以「觀世音菩薩」及「關帝君」的信仰,取代明朝官方信仰的「玄天上帝」,並於康熙35(1696)年由水師游擊薛奎及康熙36(1697)年水師協鎮尚宣分別建立觀音亭及武廟,兩座廟宇當時皆由官方祭祀。因此「觀音亭」在清代象徵了治理的正統性,是今日的我們較難想像的涵義。然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觀音亭內保存了許多清代官員的匾額及楹聯,本次所要介紹的便是詹功顯所獻「薄海蒙庥」匾。
詹功顯與「薄海蒙庥」匾
詹功顯為福建福州人,生於乾隆44(1779)年,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清史大臣列傳續編》記載,卒於道光27(1847)年。
嘉慶年間,詹功顯尚未展露頭角時,在名將王得祿麾下效命,一同剿滅海盜蔡牽,此後多年在外洋追捕海盜,因此有豐富的打海盜經歷,並且累功升官。嘉慶18(1813)年詹功顯調任澎湖左營右哨千總,從此開啟與澎湖的不解之緣,道光12(1832)年升澎湖協標右營遊擊,並署理澎湖水師協副將,澎湖水師協的工作除了巡防海上外,也必須鎮守陸地上的各個防禦工事,澎湖水師協的最高長官便是「澎湖水師協副將」,可見詹功顯對於澎湖海域軍事上的重要性。
道光20(1840)年清英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廷命老將王得祿重披戰袍赴澎湖駐扎防守,詹功顯時任澎湖協水師副將,期間協助王得祿各種戰爭籌備及防堵事宜,道光21(1841)年詹功顯題補金門鎮總兵,但因戰事緊張及水師官兵缺乏,而且金門海域並無戰爭爆發,於是暫留澎湖以金門鎮總兵身分協防,同年詹功顯在觀音亭留下「薄海蒙庥」匾,一直到道光23(1843)年鴉片戰爭結束,詹功顯才赴任金門,並且因協防澎湖有功與豐厚的資歷,被櫂升為浙江提督。
書法家眼中的「薄海蒙庥」
「薄海蒙庥」匾,道光21(1841)年由澎湖水師副總兵官詹功顯敬獻,上款刻「龍飛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荷月榖旦」,下款刻「協鎮福建澎湖水師等處地方副總兵官詹功顯敬立」。
「庥」音同修,是庇佑的意思。薄海蒙庥意指「承蒙庇佑航行順利」。榜書,即題寫匾額的大字,因字形巨大,對於整體布局、字體書寫結構都需要花費許多心力,有時候贈匾者不一定為榜書題寫者,通常會委由書法家來代寫。
文化局邀請縣內書法家蔡秉憲老師分享「薄海蒙庥」的書法之美,蔡老師提出:「榜書風格多為沉穩深厚,與靈動飄逸書風相對,因此需要在穩定的筆法、字法及章法中求變化、厚重中游絲映帶、結構中設計姿態以求亮相」,他又說:「遠觀看氣勢,近看察筆勢。目光跟著書寫筆畫順序走一回,即可感受流暢度、轉折、映帶的彈性轉換,揣摩書寫者的控筆技術。復以榜書刻工細膩傳達書寫作品的技巧,讓欣賞者可以想像、還原書寫真蹟時的書法美感」。
「薄海蒙庥」四個字以團狀外形避開了矩形結構,書寫者依照文字外觀設計了大小、寬窄、方向、走勢等,讓四個字跌宕多姿。每個字下方恰都有鉤畫,因此安排轉、折交替,形成一種韻律。
歡迎到觀音亭走走,抬頭找找「薄海蒙庥」匾,感受流暢的書寫、刻工的細膩技巧,在寧靜中享受書法的美好吧!
△圖文解析/蔡秉憲老師|總體來看,書法家從個別文字選取互相呼應且求變化的框架,在其中書寫出大小、寬窄、方向及走勢。寫者的字勢設計,讓每個字具有姿勢與律動,並將毛筆的彈性運用到極致。在穩定中求變化是難事,所以每字下方的鉤畫可以看出書寫者的用心。
△匾額左下方的字號章,一為白文印「詹振陽印」、另一文為朱文印「鶴峯」;製匾師運用巧思,以塗色方式呈現這兩方印章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