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瓊蕙報導】台灣地處亞熱帶,各海域都有可能發現水母的蹤跡。雖然不是每種水母都有危及生命的劇毒,但水母的觸手具有特殊的表皮細胞,內含幾千到幾十億個刺絲囊,一旦碰觸到人體,就可在幾分之一秒內將毒素或刺絲釋放至皮膚。
日前,有遊客反應,與一群朋友到澎湖玩,不過卻於8月12號到隘門沙灘戲水時,意外發現海灘上有很多的「僧帽水母」,走了大概200公尺的距離,就發現了十幾隻被沖上岸,其中還有幾隻蠕動中的活體,當下要趕回去跟小朋友們講的時候,就發現來不及了。造成這名遊客的兒子被嚴重螫傷,緊急送至澎湖醫院處理。這個狀況讓遊客受到不小的驚嚇,畢竟讓這僧帽水母給螫到,體質較弱的嚴重時還會有休克現象,民眾戲水時還是得小心。
據查,僧帽水母習性是棲息於海平面,有部份會像帆一樣地浮在水面上,其餘則在水底下。它們自身是沒有動力,僅隨著風向、水流及潮汐來移動,而且僧帽水母很少會被單獨發現,往往是因海流及風向將多達數百隻的僧帽水母帶到同一海域,也因此南風天時澎湖南面海域特別常見水母出現。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建議民眾遇南風天至海邊戲水時,穿著連身包覆型的泳衣,盡量減少皮膚大面積外露的機會。另,若被水母螫傷,一定要記住不要用手去摳,以免刺激皮膚內的刺絲囊分泌更多毒素,被螫傷時就是以海水沖洗並盡速就醫。
△遊客隘門沙灘遇僧帽水母,螫傷緊急送往澎湖醫院治療。(遊客提供)
△隘門沙灘近日傳出有僧帽水母。
△隘門沙灘近日傳出有僧帽水母。